方案提出,加強環保裝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和產學研用聯盟建設,有效提高先進技術的產業轉化率,突破一批關鍵共性環保技術,獲得200個以上專利授權,大幅提升關鍵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國產化水平。
此外,基本保障主要污染物的裝備供給能力,重點開發推廣一批針對當前危害大、影響面廣的環境污染問題的環保裝備,到2016年形成以集聚區為依托、大型企業集團為核心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配套的產業格局。先進環保技術裝備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。到2016年,高效低耗的先進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10%左右提高到30%以上,提升優勢產品的國際競爭力。
總體說來,到2016年,環保技術裝備水平在基本保障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、化學需氧量、氨氮等四項約束性指標減排的基礎上,針對危害大、影響面廣的霧霾、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,重點開發推廣一批急需的技術裝備和產品,完善技術創新體系,提升創新能力,突破一批關鍵共性環保技術,推動先進成熟技術產業化應用和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