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的長路上,總有一些重要節點,猶如一個個里程碑,既勾勒出發展的脈絡,也激勵、指引著后來者穩步前行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廣東省交通運輸系統始終牢記使命,逐夢前行,當好經濟社會發展“先行官”,協奏出一首首動人心魄的交通運輸發展進行曲,書寫了新時期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新篇章。俯瞰南粵大地,公路、水路、軌道交通建設發展高歌猛進,人暢其行,物暢其流,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日益完善,廣東交通運輸力量蓬勃向上、匯聚綻放,不斷實現交通延伸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。
站在新的起點,記錄是為了更好地前行。接下來,廣東交通將帶領大家見證廣東各地市“十三五”交通運輸發展成果,眺望“十四五”發展藍圖,共同感受奮進路上的交通力量。這一站,我們來到肇慶……
“十三五”時期,肇慶市交通運輸系統搶抓交通發展的歷史機遇,充分發揮交通運輸開路先鋒、示范引領、突破攻堅作用,全力推動交通運輸領域各項工作重點突出、難點突破、亮點頻現,交通投資保持高位運行,基礎設施網絡日趨完善,行業規范管理水平持續提升,民生服務保障精準高效,為肇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。

關鍵詞:公路
“十三五”期間,肇慶市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499.4億元,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435.7公里,公路密度比“十二五”末增長2.061公里/百平方公里,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289公里增加至689.9公里,增長近1.4倍。

廣佛肇高速新基潭立交
廣佛肇高速一期、汕昆高速、汕湛高速、懷陽高速肇慶段先后建成通車,廣佛肇高速二期肇慶段完成建設,肇明高速動工建設,高速公路大動脈連線成網、連網成片,高速公路網越織越密。

廣佛肇高速小湘出口附近路段
關鍵詞:軌道交通
“十三五”時期,肇慶市軌道建設也跑出了“加速度”。貴廣鐵路、南廣鐵路、廣佛肇城際鐵路于2016年建成通車,全市新增軌道交通252公里,使肇慶進入“高鐵時代”“城軌時代”,成為西南地區高鐵進入大灣區的首站。廣湛高鐵控制性工程湛江灣海底隧道已于2020年6月底開工,項目接入珠三角樞紐(廣州新)機場后經肇慶南下,即將動工建設的珠江肇高鐵、深江肇高鐵等軌道交通東延至珠江口,全面對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的高快速通道網越織越密。
被譽為“城市陽臺”的肇慶火車站綜合體以及肇慶東站站前綜合體于2018年省運會舉辦前建成投入使用,肇慶從此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。

肇慶東站和肇慶站
關鍵詞:內域交通
內外通達方能暢行無阻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肇慶市內域干線路網日趨完善。作為肇慶南出入口和景觀大道的紫云大道建成通車,東進大道一、二期工程于2018年6月底建成通車,三期工程主線已于2020年11月底建成通車,成為肇慶的“迎賓大道”“信心大道”“發展大道”。

東進大道三期工程項目
過江通道不斷加密,閱江大橋全線貫通,肇慶大橋擴建工程全面建成通車,推動從“隔江相望”向“跨江融合”轉變,成為一江兩岸融合發展的“橋頭堡”。

閱江大橋

肇慶大橋擴建工程項目
關鍵詞:“黃金水道”
“黃金水道”擴能升級、通江達海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肇慶市高標準完成西江航道(界首至肇慶)3000噸級擴能升級工程,肇慶到珠江出海口可通航3000噸海輪,實現江海直達,運輸通過能力達3億噸級水平。西江航道封開界首至南江口段、肇慶至九江沙口段創建成為國家級“文明樣板航道”。北江千噸級航道擴能升級工程實現全線貫通,西江、北江成為含金量更高的黃金水道。同時,《肇慶港總體規劃》報批加緊推進。以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通堵點、補斷點、解難點多管齊下交通運輸服務提質降本增效成果豐碩。

優化提升客貨運輸服務效率,港口吞吐量逆勢上揚
關鍵詞:“公交優先”
“十三五”期間,肇慶市大力實施“公交優先”戰略,城區范圍共開通公交線路53條,創新開通星湖景區穿梭巴士、純電動雙層觀光巴士、K01-K06高鐵定制快線等特色線路,肇慶市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達到100%,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由2015年的20%提高至31.3%。公交電動化率達到100%。

關鍵詞:四好農村路
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穩步推進。2016年以來,肇慶累計完成新建農村公路硬底化1629.6公里,農村公路安防工程4316公里。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農村公路“路長制”,肇慶市6310條、11513.1公里農村公路全部落實路長,形成“肇慶經驗”。

不忘初心,砥礪奮進,展望“十四五”肇慶交通將立足新起點接受新挑戰抓住新機遇,更大力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發展,繼續提升改善群眾出行條件,積極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實現肇慶交通高質量發展!來源:廣東省交通運輸廳